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3:01 点击次数:173
清末浙江新军为二十一镇,由吕本元、肖星垣统制,辖四十一、四十二协。辛亥革命时,新军围攻南京。1912年,黄兴整顿苏皖浙闽军。浙江后成立第五军,朱瑞任军长,8月吕公望继任,11月周凤岐为参谋长。后第五军等被裁撤。
第六师的指挥官,即第六师的师长,负责该师的整体指挥与管理工作,确保部队运作顺畅,战略部署得当,是第六师军事行动的核心领导者。
朱瑞,1912年4月22日生,浙江海盐籍,南洋陆师学堂出身,光复会会员,浙军创建及领导核心。同年7月,被本土派推为浙江都督。二次革命后因中立遭袁世凯猜忌,后转投袁氏。
吕公望,浙江永康籍,保定陆军学堂出身,光复会会员,浙军领袖。护国运动时,被推为浙江督军兼省长,讨伐袁世凯。因北洋军阀阻挠及内部纷争,半年后被迫离职。
叶颂清,1914年7月22日生,浙江宁海籍,毕业于南洋陆师学堂,为光复会会员及浙军领袖,与朱瑞友善。护国运动时,他拥护反帝反袁,力推浙江独立,并暗许部属将朱瑞逐出浙江。
参谋长是军队中的重要职务,负责协助指挥官制定战略计划,协调各部门行动,确保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,是军队指挥体系中的关键一环。
李炜章于1912年11月23日任职;潘国纲于1915年10月6日调任;施秉志则在同日,即1915年10月6日,被任命。
第十一师的师长,负责统领该旅的军事行动与日常管理,确保部队纪律严明、训练有素,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首要职责。
吕公望,于1912年8月10日兼任某职。
张载阳,1912年9月2日任职,籍贯浙江新昌,毕业于浙江武备学堂,为浙军将领。1922年11月起任浙江省长,协助皖系骨干卢永祥管理浙江事务。
叶焕华(1914.7.22生),浙江青田籍,毕业于南洋陆师学堂,乃浙军将领。1917年11月,他与蒋尊簋、童保暄及顾琼洲、朱光斗等人在宁波率先举旗独立,响应护法,后遭童保暄背叛而失败。
第二十一团团长由傅其永担任,其上任时间为1914年8月26日。
第二十二团团长由米伟良担任,其上任时间为1914年8月26日。
第十二旅的指挥官,即该旅的旅长,肩负着领导全旅的重任,需确保部队纪律严明、训练有素,以应对各种任务和挑战,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。
叶颂清,于1912年9月23日任职。
童保暄,浙江宁海人,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出身,为浙军将领。1916年4月,他发动兵变逐走朱瑞,后联夏超迫屈映光辞职,推吕公望为都督兼省长,此皆发生于护国运动期间。
第二十三团团长由李全义担任,其任职日期为1914年8月26日。
第二十四团团长一职于1914年8月26日由章祖衡担任。
炮兵第六团(师直辖)先后由张国威(1914年8月26日上任)和谢祖康(1915年10月31日接任)担任团长。
第四十九旅的旅长,负责指挥该旅的军事行动,确保部队纪律严明、训练有素,以高效执行上级命令,维护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和作战效能。
颜迺斌于1912年9月23日上任,同年10月25日被撤职。
周凤岐,1913年10月29日出生,浙江长兴籍,毕业于浙江武备学堂,为浙军将领。江浙战争时,他与夏超等策划驱逐卢氏迎接孙氏,助孙传芳部顺利进军,后任第二师师长。
第九十七团的团长是叶绍基。他负责领导该团的各项事务,确保团队运作顺畅,维护团队纪律,并带领士兵们完成各项任务。
第九十八团的指挥官是汪镐基团长,他肩负着领导该团的重任,确保团队运作顺畅,战略执行精准,维持着整个团体的纪律与秩序。